王阳明10句话,都是心学精华,蕴含人生要旨
中国传统士人之三不朽者 —— 立德、立功、立言。据说,历史上能做到这“三不朽”的只有两个半人:一个是孔子,另一个是王阳明,曾国藩只做到了半个“三不朽”。王阳明做到了立德、立功、立言,被誉为“真三不朽者”。他非但精通儒、释、道三家之学说,而且上马能战,下马能文,曾官至明代南京政府的兵部尚书,是一位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全能大儒。今日与大家分享王阳明的10句话,我们一起走近心学大境界。
01
不忙不乱,不焦不躁
原句:天地气机,元无一息之停。然有个主宰,故不先不后,不急不缓,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,人得此而生。若无主宰,便只是这气奔放,如何不忙?
大意:天地间的大气,本来没有瞬息中断过。但有了一个主宰,就能不先不后,不急不缓,即使千变万化,主宰是一成不变的,人有了这个主宰才产生。如果主宰安定,如同天地运行一样永无停息,即使日理万机,也经常从容自在,也就是所谓的“天君泰然,百体从令”;若无主宰,便只有气在四处奔流,怎么会不忙呢?
感悟:修身养性的最高之境,在于无论面对何事都能不急不焦保持内心的宁静。忙碌是现代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。不幸的是,与身体的操劳相伴随而来的,还有内心的忙乱急躁、焦虑不堪。所谓“身之主宰便是心”,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给内心留一份悠闲,而使其深受烦恼与担忧所累,便更难在为人处世之时做到游刃有余、潇洒自在。
02
心狭为祸之根,心旷为福之门
原句:如今于凡忿懥等件,只是个物来顺应,不要着一分心思,便心体廓然大公,得其本体之正了。
大意:如今,对于愤怒等情绪,只要顺其自然,不过分在意,心体自会廓然大公(一举一动都合乎人类本性),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。
感悟:依王阳明之见,心胸狭隘的人,只会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,郁郁寡欢;而心胸宽广的人,他的世界会比别人更加开阔。
03
心是快乐的根
原句:常快活便是功夫。
大意:能做到常常自在快活,就是功夫。
感悟:保持一颗快乐的心很难,人总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,生病了、降职了、失恋了、失业了等等,这些让人很难快活起来。世人多以为快乐与否在于外境,王阳明则告诉我们快乐只在于心,而且要从心着手去做功夫。说白了,一切还要落回到自心修养上去,这便是良知功夫的内涵。心的修养越深,受外境影响的程度就越小。
04
尘世是修行的道场
原句: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。若只好静,遇事便乱,终无长进。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,而实放溺也。
大意:人必须在事上磨炼,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。若只爱静,遇事就会慌乱,始终不会有进步。那静时的功夫,表面看是收敛,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。
感悟:一切困苦,皆是磨砺。唯有靠世间种种难处的磨练,心才能得以调整。磨到最后,就是境界。天行健,君子大可自强不息,全心入世。
05
少一些机心,少一些痛苦
原句:汝若于货、色、名、利等心,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,都消灭了,光光只之本体,看有甚闲思虑?
大意:你如果对色、财、名、利等心,全都像不做盗贼的心一样,都铲除了,完完全全只是心之本体,还何来闲思杂念?
感悟: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他自己造成的。一个人心中充满机心,就会因机心而衍生出困难、恐惧、怀疑、绝望、忧虑等情绪。如果一个人心中充满了这些,境地怎会不悲愁、痛苦?人生如白驹过隙,生命在拥有和失去之间很快就流逝了。心灵空间需要自己去经营,机心太多、太重,心灵哪还有空间去承载别的呢?
06
要活得轻快洒脱
原句:吾辈用功,只求日减,不求日增。减得一分人欲,便是复得一分天理,何等轻快脱洒,何等简易!
大意:我们做事情,但求日减,不求日增。减去一分人欲,便又多得一分天理,如此,何等轻快洒脱,何等简捷便易啊!
感悟:生活中,很多人往往自寻烦恼,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。这是内心装了太多的欲望、得失和放不下,自然处处受其牵累。摆脱这些,就是王阳明所说“减”的功夫。减到最后呢?就是回归自己的本心。本心是简单的,也是轻快的,洒脱的。
07
不开是非之口
原句:以言语谤人,其谤浅。若自己不能身体实践,而徒入耳出口,呶呶度日,是以身谤也,其谤深矣。
大意:用言论诋毁他人,这种诋毁是肤浅的。若自己不能身体力行,只是夸夸其谈,虚度光阴,浪费时日,这是在诽谤自己,这样就严重了。
感悟: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,“若真修道人,不见世间过”。这是因为,“不是风动,不是幡动,仁者心动”。你以为所有让自己不舒服的事,都是由于别人和环境,其实都是源于自己的心太窄,容量太小,修身太浅,德性不深。所以做人要把向外的眼睛收回来,盯在自己的心上。就算世界我们无能为力,我们的心也可以放开而坦然从容。
08
不动心,不烦恼
原句:心之本体,原自不动。心之本体即是性,性即是理。性元不动,理元不动。集义是复其心之本体。
大意:心的本体,原本不动。心的本体即为性,性即理。性原本不动,理原本不动。集义就是恢复心的本体。
感悟:世间的事,纷至沓来,只有做到不动心,才能得到真正超然物外的洒脱。在生活中,同样多的事情,有人焦头烂额,有人却泰然处之,就是因为生活的智者懂得在忙碌的生活之外,存一颗闲静淡泊的心,寄寓灵魂,即使因忙碌而身体劳累,仍然能够洒脱自在。
09
坦然面对得失
原句:凡处得有善有未善,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,皆是牵于毁誉得丧,不能实致其良知耳。
大意:处理事情出现有时好有时不好的情况,并伴有困顿失序的弊端,这都是由于被毁誉得失的心所连累,不能实际地获得他的良知。
感悟:当今社会,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都是手忙脚乱、越忙越乱,把事情弄得一团糟,自己也困顿不已、狼狈不堪。为什么会这样?王阳明一语道破天机——那只是因为你的得失之心太重,只想要好的结果,恐惧得到坏的结果,于是就蒙蔽了自己那颗本来能泰然处之、平和应对的心。起伏得失本是常态,尽力而为、顺其自然才是合理的态度。
10
自省方能自明
原句:学须反己。若徒责人,只见得人不是,不见自己非。若能反己,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,奚暇责人?
大意:学习应该反躬自省。如果只去指责别人,就只能看到别人的错误,就不会看到自己的缺点。若能反躬自省,才能看到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,哪还有时间去指责别人?
感悟:自省是一次自我解剖的痛苦过程,需要巨大的勇气。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难,但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它却不容易。懂得自省,是大智;敢于自省,则是大勇。《论语》中说:“君子之过也,如日月之食焉。过也,人皆见之;更也,人皆仰之”,君子的过错就像日食和月食,人人都看得见,但是改过之后,就能得到人们更大的尊敬。
上一篇:没有了 下一篇:没有了